欢迎来到8号公园园区官网!
咨询电话:1330-6670-193
宁波奥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陈总:13306670193
办公室:0574-87735205
邮编:315000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孔浦街道宝马街8号
关于组织推荐申请市级优质创业创新项目
各街道经发科(中心),工业区(高新区)经发部、慈城镇经发局:
根据《宁波市优质创业创新项目落地奖励实施办法》(甬经信中小〔2017〕236号),在宁波市两创示范期内,共安排不少于2亿元资金用于优质创业创新项目落地奖励。为进一步营造我区创业创新氛围,现组织推荐申请市级优质创业创新项目落地奖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政策申报条件
1、2016年1月1日以后在宁波市域范围内登记注册,实际经营且带动就业满三个月。
2、对符合“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提出的“3511”产业体系和我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聚集的9大产业(详见备注),或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其他创业创新项目,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带动就业表示连续缴纳社保人数达到3个月)达3人、5人、7人及以上的,分别给予不超过10万、15万、20万元资金奖励。
满足以上2个申报条件创业创新企业即可申报。
二、政策侧重奖励对象
1、对创业创新大赛获奖项目在宁波市落地且带动就业的给予奖励。
(1)对参加国家部(委)组织的创业创新赛事入围总决赛项目,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达2人及以上的,给予不超过10万元资金奖励。对总决赛中获奖项目(包含一、二、三等奖、优胜奖或同等级奖项),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达2人及以上的,给予不超过20万元资金奖励。
(2)对参加地级市(含)以上人民政府、省级(副省级城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组织的创业创新赛事入围决赛项目,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达2人及以上的,给予不超过5万元资金奖励。对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或同等级奖项,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达3人及以上的,分别给予不超过20万、15万、10万元资金奖励。
(3)对参加地级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的创业创新赛事获奖项目(包含一、二、三等奖或同等级奖项),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达3人及以上的,给予不超过10万元资金奖励。
2、对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在宁波市落地且带动就业的给予奖励。
(1)根据《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发展新政策的意见》(甬党发〔2015〕29号),对科技人才、特优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创业创新项目,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达3人及以上的,给予不超过20万元资金奖励。
(2)对取得高级职称人员创业创新项目,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达3人及以上的,给予不超过20万元资金奖励。
(3)对取得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人员创业创新项目,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达3人及以上的,给予不超过20万元资金奖励。
(4)对取得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人员创业创新项目,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达3人及以上的,给予不超过10万元资金奖励。
上述高层次人才应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且出资额应占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
3、对获得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宁波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宁波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50万元、100万元及以上风险投资的创业创新项目,落户宁波且带动就业达3人及以上的,分别给予不超过10万、20万元资金奖励。
三、申报网址及项目提交材料
1、申报网址:ldj.nbsme.org
2、项目提交材料
符合条件的创业创新项目在网上申报平台进行线上申报,向区经信局提供电子版申报材料,向第三方管理机构提供一式三份纸质申报材料:
1.《宁波市优质创业创新项目落地奖励资金申报表》(见附件1);
2.工商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员工社保缴纳证明、近三个月财务报表等材料;
3.大赛获奖项目需提供大赛实施方案(比赛通知)、获奖证明材料;高层次人才项目需提供学历、学位、职称及企业股份比例证明材料,此外,申报第二条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的需提供相关人才评定证明材料;获得投资项目需提供相关投资证明材料;
4.荣誉证书、专利证书等其他相关材料;
5.市外引进项目需提供相关市外证明材料。
四、项目申报流程
请各街道、镇、工业区(高新区)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符合条件的企业先进行网上系统填报,由管理机构进行初审,初审通过以后将纸质材料递交至管理机构,管理机构进行企业实地走访调研,调研通过以后由专家评委进行评审,最后到资金拨付环节。
五、项目申报联系人
区经信局:赵鹏,电话:87667681,电子邮箱395704215@qq.com
六、申报截止日期
2018年全年可申报,每季度评审一批,首批项目评审时间为3月底。
附件下载
备注:“3511产业体系”
三大战略性产业:新材料、科技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
五大优势产业: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时尚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清洁能源
一批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海洋科技技术、节能环保
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工业创新设计、软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
9大产业
纺织服装制造业、化工制造业、橡胶塑料制品、文教用品制造业、家用电器、有色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食品加工业